close
北美館致力於保存與展示台灣本土藝術家的重要作品
現正舉辦「喧囂的孤獨:台灣膠彩百年尋道」特展
本次展覽收錄了來自51 位膠彩畫家的146 件作品,讓觀眾輕鬆走進膠彩畫的奇妙世界,看看台灣膠彩畫百年來的多彩發展歷程。
膠彩畫在台灣, 誠如台灣膠彩畫之父, 林之助藝術家 明天有明天的風吹.... 台灣膠彩畫之父, 林之助藝術家
展區設計
展共分為五個大主題區域,依循膠彩畫在台灣的發展模式:
初相見│汲學
此區呈現日治時期的作品,反映當時台展和府展的推動,讓膠彩畫領先台灣可控露頭角。
遇紛爭│探源
1946年省展成立後,膠彩畫在國畫與非國畫之爭中,逐步在傳統藝術大師內找到自己的定位。 。
守畫域│定名
在林之助等畫家的推動下,1970年代膠彩畫正式定名。
啟學制│重思
此區聚焦於膠彩畫進入學院體制後所帶來的創新與變革。
持續發展│多貌
膠彩畫在當今藝術領域中的多元性。
其他精彩展覽 請搜尋 文化快遞 https://cultureexpress.taipei/Event/C000003
北美館在哪裡
104227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
檢視較大的地圖
膠彩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畫法,它用膠劑調和色粉顏料,可以在紙或絹布上創作,塗有柔和的表皮和細膩的色彩變化。萌芽, 50年代曾因「國畫」界線而受到質疑,最後在70年代正式定名為「膠彩」,成為台灣藝術文化中的一個獨特畫種。東西文化的交會中創作,仍在傳統守護與勇於創新的衝突中持續前進。
膠彩畫在台灣的發展歷程中,不僅經歷了傳承與創新的挑戰,同時也是文化認同的刺激下,持續性東西融合方的藝術表現手法。 ,遵循官辦美展與教育體制的發展趨勢,表演膠彩從少年技法的形成到今日多元風貌的轉變。下來,發展出具有台灣特色的新風貌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